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flat~友情平均值 1-8

一口氣看完果然會有比較深刻的想法。

若一本一本慢慢追,每看完一集,應該只有小秋好可愛,平介好好笑的粗淺心得,但昨天邊看邊寫下一些關鍵字:
☆朋友相處
☆什麼是友情?
☆嫌麻煩
☆淡然、淡薄

這套漫畫或許乍看會是平介與小秋的愛情故事,但書名《友情平均值》其實說明這就是描寫探究「友情」主題的漫畫,不過是藉由與小秋的互動,帶出平介個性在與朋友相處時的化學反應。除了小秋,海藤學弟也推著平介與讀者思考「個性」,朋友相處一定要有什麼樣的表現嗎?個性有好壞之分嗎?

先從平介這個人來看好了,看著他的舉動有時好像看到自己,那種對事情很淡然的態度,對外人,甚至認識已久的朋友,都會覺得這人有點冷淡,對萬事萬物都不甚在乎,嫌麻煩。不過稍微熟悉的朋友會知道,這樣的人還是會有一兩樣事情讓他心動,並讓他有立即的行動力!再來是不太發脾氣,說好聽是脾氣很好,說難聽就是冷漠、沒有情緒,其實我們的內心很震盪啊,別人說的話我會聽也會思考,只是如果思考到覺得很累、頭很痛(但老實說都不會思考太久),就會嫌麻煩得心想之後再說吧。

這樣的個性在與朋友相處上真的很吃雷達,又或許說,就已經是朋友了,還要怎麼去定義算不算朋友嗎?這就呼應海藤學弟看待平介與他的朋友關係的一連串自我質疑了,他無法理解為何(在他眼裡)自私、缺乏熱情、缺乏愛的學長,身邊卻有兩個常常形影不離的朋友,小秋也總說平介好溫柔、是好人,(想到也常有人說我溫柔、有氣質,其實我是懶得管事啊!)當學弟開始認真計較後,這些現象在他眼中無限放大,他陷入交戰,一邊感受到不公平,一邊為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感到噁心,直到被點出這就是嫉妒,他才有點頭緒。

海藤與平介交手的部分我覺得愈看愈有意思,海藤心境歷程就是青少年在團體中成長時會面臨的:不公平的人氣熱度。看著性格不完美的同學有好多朋友,心中就會不是滋味,但長大後發現這社會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到職場上還是要繼續面對這樣的問題,只不過到時牽涉的可能還有升遷利益、勾心鬥角,能在校園開始自我覺察反而安全許多,早早學習如何脫離嫉妒的無限迴圈,相信海藤的未來會活得更舒坦(其實是在向偶爾也會陷入鑽牛角尖的我喊話啊)



外人看那種友情覺得平介有幸交到那樣好的朋友,但我們又能怎樣定義「什麼是友情?」

老實說我覺得俗語說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套用在任何感情上都很適合,鈴木雖然一直表現出很受不了平介和佐藤,但就是朋友啊,真的很受不了就不願挨了,就漸漸疏遠平介和佐藤了吧。

來到小秋,啊啊他反而是我最難好好跳脫出來喜愛的腳色,他太像我的好友A了,很能忍耐,很客氣,遇到我們粗心大意的失誤她都忍著,剛認識她的時候,總覺得那樣的忍耐好讓人有負擔,可是這就是她的個性嘛,在相知相熟的過程裡一起成長,偶爾的吐露心裡話,漸漸彼此也捉到那個「平均值」,對耶,小秋與平介呈現的也是一種友情的可能啊,所以人與人在建立友情,都得互相調整音階,譜出最和諧的旋律吧。

最後說一下第八集結尾,非常喜歡這段描寫再見的故事,離別的重量因人而異,太貼切了!



練習把「下次見」放在心上。在乎的人不必「再見」,永遠可以「下次見」的。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英文雜聊小筆記#1-10

和自己曾經計畫得完全不同,居然還是到補習班當個菜鳥中師了,看著外師指導學生,自己也學習或複習了一些有趣/無趣的英文用法,於是來做個小小記錄。😳😳😳😳

[review-1]
space out
放空、神遊太虛
就是我某一堂課的學生,總是看著題目,然後眼神開始...空...洞...漸漸...閉上XD
那天看到這個片語,正想在我的時段和全班說說,結果外師先上課時就用到了它wwww
(韓國舉辦的放空比賽,很想叫學生去參加XD)


[review-2]
Donburi

星期六早上外師一到公司,通常會請櫃檯妹妹T幫他們訂午餐,昨天T就很疑惑地問:「他們每次都說要吃丼飯,但又一直說dumpling,那不是水餃嗎?我英文真的太爛了(傻笑)。」
這樣一聽確實很讓人疑惑,於是秉持有事問狗的精神一查,啊~原來是どんぶり,聽起來真的很像dumpling呢,亞洲飲食就跟亞洲人臉孔一樣,總有諸多相似嘛(誤)
總之,又學到一個字了呢(廢)



[review-3]
Finders keepers, losers weepers.
撿到了就是我的,掉的人自己哭哭(誤)
---
外師說是非常幼稚的話,都是小朋友在用的XDDDD(但那天他撿到小朋友掉的筆,就說出了這句w

(史蒂芬金有本書就以這命名)


[review-4]
claw machine/crane game/UFO catcher
各種夾娃娃機
上週六下班後和櫃檯妹妹去逛三和夜市,周日和朋友吃飯時講到此事,描述了三和超多機台,櫃台妹妹很喜歡夾娃娃這件事(還有諸多同事都愛夾),友人P淡淡的說了「感覺好無趣」。那瞬間!我感受到了共鳴QQ因為,我也不懂沉迷夾娃娃的感覺...
Addicted to Claw Machines, Crane Games, & UFO Catchers?




[review-5]
dining brief
食記
下班時在離島的朋友捎來訊息,約吃飯,兩人苦惱著要吃什麼,她突然問了「食記」的英文是什麼?問了狗神,應該用dining brief可以吧,後來有噗友提供了diner/restaurant review,怎麼沒想到這麼簡單的用法呢!



[review-6]
Happy Birthday to you.
You were born in a zoo.
You look like a monkey.
And you smell like one too.
今天一整天沒做什麼太營養的事,只好分享上課時,外師教小朋友唱的沒營養生日快樂歌,這首歌會在他們心中深深刻印吧,畢竟小時候的記憶最是黃金,朋友P說他國小時也補過有外師的補習班,和外師閒扯淡而聊到的證券市場stock market這個單字此後她永生難忘(超詭異)
------------
外師N自己翻譯了中文版:
祝你生日快樂
你就是個動物
你的動作像猴子
而你聞起來像豬
(N表示押韻很重要,適當的修飾都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自豪屁ww



[review-7]
fleece
抓毛絨(?)
有時候覺得外師N很厲害,總有辦法用簡單的詞彙,解釋不太好懂的單字,今天講到fleece,這種感覺要google個圖片或是拿個實品展示的單詞,N居然講一講、比一比,學生就懂了!神奇~



[review-8]
curry
咖哩
嗯?這有什麼好介紹的,就是個很常見的字啊~但昨天上班通勤時,滑到這篇文章才讓我驚覺curry不單純啊!!!


[review-9]
broil
烤(但火源來自上方)
今晚吃尾牙,連試用期都還沒過的人一起跑去吃尾牙實在很生份,整場快憋死,不過吃到以前和主任與家長們去果然匯時吃到的烤葡萄柚覺得開心,回家問狗神,想知道這道有沒有英文常用的名稱,卻發現外國人的做法似乎不太一樣呢~在這吃到的就是簡單地灑層糖在葡萄柚切面上,用火烤過後變成脆脆的焦糖(Using a torch, melt the sugar and form a crispy top.)(結果還找不到那種脆脆的焦糖英文是什麼TT)
目前找到最類似的

但為何會想到broil?!話說從頭,我是第一個拿了烤葡萄柚來吃的人,外師們感到好奇,問我Is it grilled? 回家問狗神時,就用grilled grapefruit下去查,卻發現出來很多broiled grapefruit,細究才明白,broil是指火源在上方的「烤」,grill則是火源在下方(就像一般烤肉),這兩種的火力通常較強烈,bake則較屬於利用包覆型的、整個空間的熱度來烤熟食物。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隨筆/大安/信維整宅

  起因是看到了報導者這篇故事

  於是想到上一份工作(最近不知為何常常想到,好奇怪。)
  原本是發在噗浪上的隨筆,但一定會隨時間流逝,消失茫茫河道上吧,於是整理在這。



  在那個騎樓下來來回回經過快兩年的光景,目前最愛的米粉湯就是信維市場轉角的攤位,寒流來時最期待在非用餐時間,點碗米粉湯去油,燙青菜,油豆腐,領薪水時就加份嘴邊肉,伴著他們特製的辣椒醬,聽攤位姊妹和阿婆拌嘴,姊妹偶爾還會跑去跟隔壁素食攤帥帥的短髮阿姐要東西吃。

  最愛的薏仁攤一開始也是隱身在市場小巷弄裡的美食,以前為了避開學生,鑽進店家後門的小走道,才發現那麼真材實料的薏仁甜湯,還有八寶粥,晚晚上班時一定會去買一碗,直接當作午餐。酷暑之際,則買杯氣泡飲,還記得以前為了不用塑膠杯,中午外出用餐時就順手帶著杯子,買了後就在附近綠地邊乘涼邊喝,算準學生回去上課了,再慢慢走回辦公室。

  米粉攤的隔壁是間咖啡店,但我最喜歡他們的特調冰茶,在猶如蒸籠的台北夏天,上班前一定會清空保溫杯,到那買杯冰茶,裝在保溫杯裡直到下午依舊冰涼。十點前站櫃檯的是位可愛妹妹,吃飯時間則是位笑容溫暖的大哥,不遠處的路易莎,也有位親切的高大店員,他們的輪廓都在腦海中漸漸深刻。

  還有那老趙刀切麵的店員啊,總是穿著一樣款式的藍長袖襯衫,在約莫十點左右奮力拌炒著一大鍋牛肉,準備迎接稍後的各路人客,運匠大哥、工地工人、打扮入時的上班族、信維郵局的郵務士或櫃檯人員、大安區不缺的外國人、老師、學生,分量十足的麵條與肉塊,相對合理的價位,或許不夠精緻,或許不夠特別,但餵飽了許多疲累的靈魂。(但老闆自己看起來超累)




  走在那些陰暗老舊的廊道裡,也是想過號稱精華地段的大安區怎麼會有這樣的一棟建築,好幾次想估狗,卻鍵入信維市場+美食,當然沒啥斬獲,總是等離開了才努力弄清楚那是乘載著什麼樣記憶的地方。可以理解都更後或許整條路看起來更清朗了,環境也會更健康,但那種一條路上兩個世界的奇幻存在若真的消失了,我想我會有點不捨。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工作筆記-dictatorship of time

**文章內提到的字幕內容皆已跟工作沒關係囉**


最近剛結束一部紀錄片的字幕翻譯,其中裡面提到一段,覺得寫的真好,很現實的歷史走向,卻擊中找工作找到對社會單一標準感到煩躁的我,那段話是這樣說的:


Punctuality, clocking in: human life was now regulated by the hands on the dial.
In these 12-hour workdays, every minute of rest was counted.
From now on, the machine would impose its rhythm on men.
This dictatorship of time, based on the railroad timetables so dear to Emperors and Presidents, would be the driving force of industrialization.

在死線壓力下,我翻譯的結果如下(根據影片字幕格式要求):

準時 打卡
人類的生活開始被這些刻度控制
每天工作12小時 每分都被算得好好的
從此 機器將它的節奏壓在人類身上
這種根據鐵路時刻表所形成的
時間獨裁 對統治者來說非常美好
也成為工業化的強大推力



實在覺得自己的譯文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啊!!!!!
雖然練習可以增進品質,但果然還是要去借些書或從別的地方找資源研究了。


如果你是不小心路過的英中文高手,不妨留個言告訴我你對這段譯文的想法吧 :)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AMY


有時候運氣就是會突然從天而降,早上面試完拖著被蚊子叮得通紅的雙腳,回到住處無力地癱坐在桌前,突然朋友傳來訊息「嘿,你有辦法一個小時內趕到國賓長春嗎?有艾美懷絲的免費公關電影票!」即使我老早就買好金馬的場次,但對於待業中的「自由業者」來說,免費的機會怎能不把握,敲敲想睡的腦袋,馬上搭捷運衝到戲院,享受接下來開心的時刻(雖然事後證明只是把自己搞得更累。)

說到艾美懷絲,我會想到什麼,先是她獨特的嗓音,好像很放蕩不羈的生活(對名人八卦沒有太多關注,只知道當年她好像因為吸毒還是酗酒結果英年早逝),還有幾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起先最常在街坊聽到的《Rehab》,後來因為看Glee讓我整個愛上的《Valerie》,除此之外其實對這位紅遍國際的巨星不太瞭解。

這部紀錄片正好非常適合給我這種搞不清楚狀況的人看,我對Amy沒有任何預設立場,認可她的音樂才華,但同時因為對音樂研究不深,可能也只是門外漢聽熱鬧的;她的私生活於我根本像外星世界的事,不過因為不偏愛所以不會因此認可她酗酒吸毒的生活,但也不會被她過往的八卦新聞洗腦直接批評她的作風,總之,我抱持著認識一個人,聽一個故事的心態開始我的觀影經驗。

然後,艾美懷絲深深擊敗我。

最後的工作人員名單緩緩升起,背景Amy唱著《Valerie》,老靈魂的歌聲問道:

Did you have to go to jail,
Put your house up for sale, did you get a good lawyer?
I hope you didn't catch a tan,
I hope you'll find the right man who'll fix it for ya.



淚水真的止不住了,她是多麼地有才華,而她又多麼地只是想找到屬於自己的愛而已。

但那些看到她創造出如此可觀利益的關係者(我沒有說是她爸喔),媒體等人怎麼願意放過這桶金子。想想真的很可怕,平凡如我的一般人,面對他人的不諒解、誤會,即使我的個性再怎麼平靜溫和,也是會生氣,而沒有鎂光燈緊追在後,或許我可以大肆抒發不滿,逃到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用力做我自己。

可是Amy不行,這個世界鋪天蓋地將她包圍,她應該沒有喘息的空間了吧。

我想音樂絕對是她曾經的全部,她用音樂抒發她的感情,甜蜜的、壯烈的、悲傷的、苦澀的,只可惜一旦這些鍍了金,感情也變得不是那樣純粹,也因此對於我這種一開始不瞭解她的音樂的人而言,這些樂曲只是很突出、風格很強烈的流行音樂,我卻不知道,她唱得是有如日記般私密的感情。

其實看著電影的同時,我一直想著Blake為什麼要拉著Amy一起沉淪,傷害她,愛她,地獄,天堂。但又想著Amy沒有遇到Blake,人生中沒有這段激情,是不是《Back to Black》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也就從來不會問世?

人生的際遇真的好難預測啊!我們藉著生命經驗完整自己,看了很多電影,聽了很多人的故事,我已經不會說一定要具有什麼樣的性格才是好人,一定要不做過什麼事才顯得正當,很多表象可能只是外人替你塑造的形象,像Amy那樣其實有點害羞靦腆的內在,不了解她的人根本無法單從報章媒體明白這件事的。

最後,很喜歡導演亞斯夫卡帕迪亞(Asif Kapadia)剪輯出這麼動人的旅程,我知道觀影過程中我常常投入莫名的感情,但我敢說那也是最真實的我,平常可能表現不出來的我,謝謝導演,讓我認識很真的Amy,也讓我對她的音樂,有了一份更實在的感受。


I would have said to her, slow down. 

Life teaches you how to live it if you live long enough.

(Tony Bennett)


**另外推薦一篇很棒的文章,目前找到寫得最動人的中文介紹。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雲門劇場之K24排演場


不是劇場表演咖,卻常常耳根子軟就被朋友推坑跑去看戲。還記得大學第一齣戲就是台南人劇團的 K24 ,也由於那次的經驗頗美好,之後只好繼續被推坑(說的這麼委屈


這次滿開心被這位推坑友 S 推去看 K24 十周年的彩排場,畢竟不用錢加上可以複習劇情,這種好康大嬸當然不能錯過,雖然要千里迢迢跑去淡水的雲門劇場......

說到雲門劇場,淡水這裡的是新劇場。舊的因一場大火不堪續用,新劇場可謂浴火重生(?),至少今天一到現場就覺得建築美,風景佳,雖然沒去過以前的練舞場,也沒看過雲門的舞(悟性太低),但新劇場真的讓人眼睛大亮!

回到排演場觀戲心得,讓我最不能適應的應該就是演員大風吹。上次看建國百年場最有印象的林探長和蔡探員這次反而是我最無法入戲的角色。黃怡琳的氣勢(加上身高)讓林探長一出現就鎮壓全場(當然之後的 Sandy 又是另一個境界了),這次看戲從開場就覺得有點沒辦法馬上進入狀況,原來就是林探長換人了!!!但大約二十分鐘過後我才發現哪裡怪怪的,果然跟劇場界不熟(攤手)。

除了林探長,非常有喜感的角色蔡探員,這次也是由一個我完全不熟的演員飾演,而且我一直覺得他長得太像許效舜(一定是妝的問題!!!)以至於對這個角色不斷出戲(泣),最後在回饋單還吶喊了希望竺定誼回來演蔡探員的心願。

不過這次竺定誼飾演 Paris 完全不會讓我感到違和,可能是上一次和 Mary 的身高差讓我覺得有那麼一點詭異,這次反而剛剛好(我還真是膚淺的觀眾...),竺定誼雖然臉本來看起來老實老實,演蔡探員不用演就讓我想笑,但這回倒是有呈現帥氣小跩的 Paris ,再或許這次看排自由選位,即使只有側邊的位置,可是有坐到前五排,對我這大近視差異完全有 50% ,能近距離看到演員表情真的有幫助到入戲品質。

其他演員因為真的不熟,像是演 Mario 的王宏元,這麼說應該會被戲迷砲轟,不過這次近距離看過他之後是絕對不會再忘記他的(笑)。演 Mary 的張綿綿好美麗,有表現出千金的氣質,想靠自己名氣闖蕩的自信,以及渴望愛情的小女人,這次的總統千金有預感會讓我喜愛程度加 80% ,不知道為什麼對建國百年版的千金好感度一直不是很高(即使看公視重播也是一樣),等 11 月看完整版應該會整個大改觀囉。

最喜愛的演員要放到最後,很愛建國百年張家禎的所有角色,這次他沒有異動,只能繼續愛下去不然要怎樣!看排前才和朋友聊如果等等看到演員跌倒真的賺到,Jay 的假摔也是讓我覺得賺到哈哈哈。還有神父與奶媽的對手戲,之後會對王宏元印象深刻,有大半原因是他和張家禎的對手戲實在太有戲,數次讓我笑到飆淚,這部分真的好期待看完整演出,雖然看排前我和朋友不停擔心會不會看完就回家賣票了,似乎沒這疑慮了,演員更換不全然是壞事,還是很期待11月進劇場哈哈大笑,體驗在 chaos 中看 K24 。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音樂動次動-01




學期結束,室友回家,旅程告一段落,內心好像缺了個口,找音樂療癒自己,Heavy Hearts 看

歌名倒滿符合自己心境的,可惜網路上找不到歌手和歌曲資訊,就先聽歌吧!



開頭節奏一下就超討喜,中間「嘿!」的加強力道也是我喜歡的表現方式,就像 Young 

Rising Son 的 High 一樣,我就是愛這種很 grooving 的編曲。

同場加映:Young Rising Son - High